FIGUREBlackApple

JOIN US 梦想就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伸出手
抓住这个机会

2012-12-01 update

用公益行走偿还掠夺 ——黑苹果白二爷公益旅游行动领队刘昌峰专访

文/其其格

“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不是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是从子孙那里抢过来的。”

刘昌峰心里一直反复琢磨着主持人的这句话。那时他正带着儿子和媳妇接受北京城市管理广播电台的采访,讲述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志愿者,如何在公益生活中兼顾工作与家庭。

      

      一、成为企业志愿者·从山东到北京

2005年,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刘昌峰把家从山东搬到了北京。那时的他虽然打心眼里为儿子能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高兴,可是他同时也在尽自己最大努力,试着忍受北京这让人喘不上气来的环境:空气污染,水污染,浮尘,扬沙,雾霾天……这让刘昌峰总是忍不住畅想把儿子送进大学之后,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

畅想归畅想,军人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刘昌峰可不像隐士那么消极。在环境自小的潜移默化中,刘昌峰心里就有那么一种意识,要感恩,要回报。虽然在刘昌峰从小学开始拥军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公益”这个概念,可是这种意识在他的生活中一直都在。小到每一次的献血,对刘昌峰来说都是微小却执着的坚持。

直到2007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这一概念在社会上慢慢地被强化出来。这下刘昌峰心里存续多年的这种意识终于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名分,他叫“公益”。而刘昌峰自己,LG公司手机部门运营商部总监,工作了18年的城市白领,站在40岁门槛上的中年人,同时也是自然之友协会的终身会员,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检测中心组织志愿者,从不忘记在生活中回馈社会的实践者,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身份——企业志愿者。


二、回馈梦初圆·北京“白领黑苹果——秋月会”

刘昌峰的周末生活很简单,要么加班,要么就川流在各个组织之间参加公益活动。LG公司志愿者联盟每月例行活动、“红丹丹”视障人群扶住组织义工活动、巴各庄新农民学校义工活动、达尔问检测组织志愿者培训活动……凭着自己在公司内部以及自然之友等公益组织中铺设下的公益触角,刘昌峰每个月都有意识地挑选几个合适的志愿活动参加。

这一次,他在自然之友发给会员的志愿活动列表中,选择了零点青年创业发展中心(YES)旗下,白领黑苹果公益组织举办的秋月会。因为那个主题宣传标语吸引了他——“花小钱,深度游;分享世界,分享爱”——这是一次以公益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他心里那股有关于弥补和偿还的意识又强烈了起来。

一说起偿还,刘昌峰的思绪就会飘到北京城空气里悬浮的沙尘上,然后随着沙尘飘回它们来的地方——内蒙古。自从2010年随社科院的院士们组成的队伍去过一次内蒙古考察之后,刘昌峰心里就萌生了这个想法:要带更多的人回到这里。绝对不是因为空泛的环保意识,而是因为终于找到了自己这些年来志愿活动的源头和主线——

内蒙古的沙子被春风吹进了北京变成了沙尘暴,那内蒙古的沙子哪来的?沙子原本也是湿润的泥土,可地下水的过度开发使沙粒与沙粒、大地之间没有了黏着力,于是被风轻易地带走。那地下水哪去了?原本有草根、树根织成的锁水的大网锁着,可是由于牧民的过度放牧,大群的牛羊把草根都啃净了,网破了,水就锁不住了。草被吃光了不能养牲畜,沙地又不能种田,大批农村人口只好抛下老人、带上孩子涌入北京,这就形成了农民工和打工子弟两大特殊群体,作为城市边缘人艰难地生存着。由此,环境问题演变为了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还是人自己吗?

这就是掠夺,毫无理性可言的盲目掠夺。所以刘昌峰想要带更多的人回到这里,把这种现状及其影响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被现实唤醒。而秋月会给了刘昌峰这样的机会。

2011年10月29日,秋月会在北京751时尚设计广场举行。参会的超过二百名互不相识的白领被分成十个小组,各自进行自己的公益旅游主题提案和展示。最终,刘昌峰带领的小组所提出的“白二爷公益旅游行动”计划在一轮又一轮的交流和展示中赢得了主办方零点公司的认可,并获得了八千元的旅游经费。

不过对于刘昌峰来说,什么都比不上圆梦的感觉来得畅快。


三、重返“白二爷”·从北京到内蒙

有了去年的经验,这一次旅游具体计划的制定、和当地相关方面联系、必需物品的采买等等,对于刘昌峰来说驾轻就熟,于是他自己事先一手操办好了所有的大小事宜。并且考虑到节省时间和经费,刘昌峰决定不坐火车,而是租了一辆丰田考斯特面包车。

这一次,刘昌峰带回内蒙的团队队员有十五人之多(包括刘自己),除了当时参加秋月会的八名组员外,其余七人都是刘昌峰在做志愿活动时结识的公益圈的朋友。其中有两名南方周末的记者、渣打银行的副行长杨女士、美国501C注册爱心传递基金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北京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某外企高管,还有一个美国友人。而这七个人是完全自费的,除了冲着刘昌峰这个靠谱的领队来的,这七个人还为了刘昌峰那句话非来不可:“我保证这将会是你们历次旅游里最有意义的一次。”

就这样,在刘昌峰的带领下,不同行业、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人们,因为共同的公益梦想凝聚成了一支队伍,乘坐一辆小车,要经历一夜的颠簸,去探索黄沙源头。

4月13日,星期五,晚上十一点左右,刘昌峰一行乘坐的小面包车从北京出发。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互相聊得不亦乐乎,忙着相互认识,也忙着七嘴八舌畅想接下来的旅行。等过了十二点,大家基本就都睡着了,而坐在副驾驶的刘昌峰则谨慎地盯着路面情况,保证行车安全,并在京藏高速下路时给目的地——白二爷治沙站提前打好了招呼。

第二天早上七点四十分左右,刚刚到达和林格尔镇稍作休息的面包车后面突然追来了两辆丰田车,里下来了一群人,将刘昌峰他们的车团团围住。望着车旁的和林格尔镇政府大楼,刘昌峰心里一惊:“不会是镇政府的人吧?”他心里正嘀咕着,结果其中一个人敲着窗户大声喊道:“你们是北京来种树的吧?”说罢,人群中有几个人亮出了他们的家伙——两大一小,三台摄像机:“我们是内蒙古电视台的!”

原来内蒙古电视台正在摄制一部关于白二爷治沙站主人增田达志的纪录片,听说了刘昌峰他们的这次行动便希望可以全程跟踪拍摄。

颠簸了一夜的队员们本来都倦容满面,可一见到这三头摄像机闪着光的镜头,都兴奋得满脸直发光。再加上看见久仰大名的增田先生跟助手乔二一起远迎而来,所有人简直像通了电一样,身上的疲惫一扫而光,一个个激动得简直跃跃欲试,似乎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冲进大沙漠里冲锋陷阵。

平时只能在媒体笔下、镜头前见到的传奇一样的增田先生,现在就活生生地站在身边了,这叫大家怎么能不兴奋!

这位名叫增田达志(Masuda Tatsushi)的日本人已经在内蒙古种树种了15年了,和他所在的白二爷治沙站一同成为了公益界的传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改革以来,内蒙古和林格尔白二爷治沙站周边由于过度放牧也出现了大面积沙漠化倾向。1994年,增田来到内蒙古,开始了自己候鸟般的生活。他与当地的两位农民(助手乔二和老李)、来自日本各界的志愿者一道,年复一年地在这里治理流沙。自1997年起,开始着手于白二爷地区流动沙丘(当时约1000平方公里)的绿化工作。7年间,整备了防风林(白杨6万株、沙柳10万株、沙枣树5000株),播种了牧草(在沙丘地区全面播种了4种牧草),终于将那里的流沙治理成了绿洲。

增田一直是笑眯眯的,晒得黝黑的脸显得牙齿特别白。他本身的形象,加上环绕在他头顶的闪闪发光的传奇事迹,使得增田俨然已经成为了公益力量的化身。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只要看着他,就可以被注入用不完的激情和干劲。这就是公益偶像的感召力。

于是一到营地,大家动作整齐利落,只用二十分钟就各自安置好了东西、将水壶灌满了水,丝毫没有耽搁,即刻带上了工具和午餐整装出发,乘车前往沙丘开始植树。

真正的治沙体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四、最快乐的挥汗时光·内蒙古白二爷

近三天的行程中,前两天的白天都要在沙漠种植沙柳。

从营地到植树的沙丘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还要再背着工具、饮用水和午餐步行二十分钟爬上沙山。眼前的漠漠黄沙景观在队员眼里不再是风景,而是待征服的挑战,是用铁锨狙击、用沙柳掩护的战场。于是沙丘上没有观光,只有忙碌。整个团队由十一男四女组成,于是大家分工明确:男士们挖坑,女士们搬运沙柳枝,摆放入坑中,然后一起填埋。

四月的天气,虽说还没到夏天,但是由于缺少云的荫庇,猛烈的紫外线随着直挺挺的阳光拍在脸上,仅一天下来几乎所有的成员都被晒成了“草原红”。高强度的劳动下,每天每人至少要喝1.5升到2升的水,可是谁都没有过想上厕所的念头,因为补充进体内这点水光是出汗都不够了,每天的劳动下来大家都感觉像被榨干了似的。

劳动这两天,大家真的是整整两个白天都一直在这样的环境和劳动中度过,从上午九点左右一直到下午五点,就连午饭都是坐在沙丘上混着沙子咽下去的。因为如果中午返回营地吃饭的话,来回一趟至少要耽搁一个半小时,还要麻烦治沙站采购食材、请人做饭。于是大家都按照原定计划自带了面包、香肠之类的东西,午饭时候胡乱咬两口,然后继续抡起膀子接着挖坑、放苗、填土、踩实、再挖坑……就这样不管不顾地猛干了两天,刘昌峰两千多块的登山鞋因为填土、踩实都被沙子磨出了毛边,还有两个小伙子的牛仔裤因为使不上劲就跪在沙地而磨烂了,还有其他人的什么几千块的冲锋衣之类的,全都毁在沙漠里了。玩得正HIGH呢,谁管那衣服多少钱,多少钱也买不来这么痛快的时光。

不过爽快归爽快,来自城市平时又很少运动的白领们哪经得住这么重的活计,第一天下午三四点钟左右,沙丘上就躺下了一片,可不是耍情绪使性子,实在是连一丁点力气都挤不出来了。这时候就看出来平时经常活跃在健身房里的老唐就是不一样,面对着一地累得奄奄一息的队友还在表演他八衔就挖出一个树坑的绝活,动作又快又猛,正因如此,人送外号“唐八衔”。

白天风吹日晒累个半死,晚上回到营地该好好洗个热水澡,再躺床上舒舒服服睡一大觉吧?想得美。治沙站的太阳能热水器功能很差,放出的水一大半都是冷水,剩下的热水就仅仅能让一两个人简单冲一冲。而第二天早上水管干脆就结了冰,大家连脸都没洗就直接又冲回沙堆里摸爬滚打。再说说住宿的情形。睡觉的屋子是用两间小学教室改造的,男女各一间,根本就没有床,连炕都没有,就直接在地上垒起了一个类似日本榻榻米的平台,大家晚上就睡在自己带来的睡袋里。好在内蒙古鲜美的羊肉炖土豆和各式清爽消火的凉拌菜的慰劳,再加上大家伙围坐一团、谈笑相伴,那些不如意的小事也就无所谓了。酣畅淋漓的一觉醒来,大家还是斗劲十足、情绪高涨,因为这样没有纷扰梦境打扰且沉厚的睡眠对多数白领们来说实在是难得的享受。

而每天晚饭过后,大家也不急着钻进被窝,因为还有比睡眠更能使他们感觉到滋养的东西。第一天晚上,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听增田先生讲了过去18年来白二爷在只杀过程中的变迁,然后团队中的社科院的博士后就沿着这个话题给大家讲了内蒙整个地区的政府治沙、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即非政府组织)治沙,以及目前沙漠治理的困境。而第二天晚上的研讨会的话题则更加深入、多元:达尔问研究员讲了他们目前在进行的关于空气,水,食品方面的环保检测,基金会理事介绍了他们的贫困地区小学图书馆建设项目,渣打银行的杨女士则和大家分享了渣打银行企业社会责任,队长刘昌峰简介了北京中德防护林建设以及日本环保方面最新技术……每个夜晚,从增田达志的白二爷治沙基地发散开去,各种各样的公益项目、梦想、理论、技术相互碰撞、融合。那是一种很奇妙的以公益为桥梁的心灵的靠近,所以每天晚上谈到兴起之处都会摩擦出狂欢的火花。在第一天晚上大家把北京带来的一箱二锅头喝了一半之后,第二天晚上增田又拿出了自己的河套王酒继续喝。并且每天晚上的歌声不断,增田唱日本歌、蒙古歌,美国人唱英文歌,两个苗族的队员们唱苗语歌……原本素不相识、毫无交集的人在茫茫沙漠中相聚相知,把酒言欢,不分彼此。这就是共同的公益梦想的魔力。

而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刘昌峰为大家安排了到治沙基地最近的32村进行走访,为的是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这个村子里由于环境问题而引致的一系列看得见的明显问题。例如刘昌峰这一次发现村里自从他去年离开之后又去世了两位老人,但是却没有新的婴儿出生,村庄呈现出老龄化、空心化甚至是消亡的趋势。而这也是增田先生最担心的问题,他始终还是希望自己治沙的事业能由当地人来继承,这样才能保证这片土地能长久地绿下去。

在这样亲身体验和交流探讨想结合的经历中,对于团队中的好多人来说,“公益”这个空泛的概念随着内蒙的黄沙慢慢在汗水中沉降入泥土形成大地,变得切实可感并且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五、离开是为了更多的人的到来·从内蒙古回京

到了行程该结束的时候了,虽然大家都卖命地干了两天的重活,可是大家却都觉得对这片土地亏欠得太多太多。

当我们在城市中带着优越感欣赏外墙干挂大理石外立面的摩天大楼和家里豪华的大理石台面时,我们是否会想到这石板都是怎么来的?那是一座座矿山被削去了植被后再被炸药炸出的骨肉。而那些被掏空了的矿山下场又是如何?它们迅速地枯萎、沙化,进入到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中。可是我们并不觉得这些外地的环境问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该怎么享受还怎么享受。我们坐飞机去万里之遥的海南、马尔代夫、塞班岛,在太阳下观光嬉戏,汗流浃背,心里享受着毫无意义的满足感。

那么,同样是汗水,为什么不用来偿还给这片深受创伤的沙漠呢?更何况这样的补偿对于我们夺走的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

在行程结束后,团队的旅游经费最后还剩下六百六十元,所有人一致表示要把这些钱捐给白二爷治沙站,让他们用这点钱改进太阳能,好让日后再来到这里的志愿者们有更好的条件。而银行的杨女士则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共2000元)全部留给了治沙站。

刘昌峰最初的那句承诺在旅程的最后得到了极为有力证实,所有人都载着满心的充实和实实在在的快乐踏上了归途。而离开并不代表偿还的结束,他们之中还会有人像刘昌峰一样,再组成另外一支队伍再次回来。不光是他们,还有了解到他们这次旅行并怀揣同样公益梦想的人们。

这不仅是一种传播,公益信息的传播,更是一种传承,公益精神的传承。



相关链接
2016-08-29 update

袁岳 | To be yourself,Then ...

在座的大家每一个人都想变得优秀 但是大家为什么要变得优秀,你对于优秀的定义是什么?

2016-08-29 update

果范儿 | ​“感谢自己,参...

昨晚与学妹们分享,三年或者五年计划,并非难以实现。并且和他们分享我做黑苹果社团最初的目标以及是如何走在自己计划...

2016-08-29 update

阿龙带你回顾领袖营 ——记有...

领袖营开营第一天,我们的袁岳老大做了鼓舞人心的开营典礼,告诉我们用领袖营的四天三夜给自己一个改变,将每一天当做...

2016-08-26 update

支教|在上个世纪销声匿迹的体...

这是我们黑苹果2015秋季公益微扶持团队,他们也是我们宁波理工大学的黑苹果社团,这个暑假他们致力于山区支教,为...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 (Cpyright 2011-2012) 京ICP备110070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