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BlackApple

JOIN US 梦想就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伸出手
抓住这个机会

2012-11-13 update

助理日志 ︳Lida

助理日志 ︳Lida
清华大学的MBA

现在波士顿的Babson商学院(百森)交换学习

行程
10月5日

19:33   South Station (波士顿南站)

19:55  Harvard Square燕京饭店


10月6日

11:30 CharlesHotel

12:30 日本餐厅

16:10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

18:15  Red House饭店

20:30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前言

我是清华大学的MBA,现在在位于波士顿的Babson商学院(百森)交换学习。

此前,因为邀请过袁岳老师到清华经管学院进行演讲,所以,这次听说他将要到哈佛进行演讲,就非常高兴!

听他助理讲,袁老师这次是自己一个人过来。虽然他早年曾经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对波士顿也比较熟悉,但是料想还会碰到交通、住宿等一些琐事,所以我就主动请缨,为袁老师临时担任起了助理。

另外,因为跟袁先生是在学校里认识,而他又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兼职教授,所以我习惯上一直称呼他为“袁老师”。


时间: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       波士顿时间晚上7:33          

地点:South Station (波士顿南站)

袁岳老师的列车早到了几分钟,当我收到他的短信的时候,他已经拖着行李站在了候车大厅的电子牌下。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小行李箱,外加一件皮质的西服袋。

因为和几位清华、复旦、斯坦福、MIT的教授、同学约好了晚上8:00在Harvard Square (哈佛广场)附近吃饭,所以我们选择了最快捷的交通手段——地铁。South Station下就是红线地铁,直通Harvard Square。

在站台上等车的时候,我和袁老师闲谈,问他当年在哈佛学习的时候是否有地铁?他说,有,还经常坐地铁到离South Station (波士顿南站)很近的China Town(唐人街)去买东西。

还好已经不是交通高峰,车上还有一些座位。

坐下之后,袁老师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跟他讲,现在正在Babson商学院交换学习,Babson商学院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有“独家秘笈”,在创业教育领域已经连续17年排名全球第一。另外,在哈佛、MIT又结识了不少希望创业的朋友。现在,正和来自哈佛、MIT以及Babson的朋友,一起做一个互联网教育的创业项目。

袁老师一听说我正在创业,非常高兴,就跟我介绍他参与创建的“飞马旅”,这是一个以扶助青年人创业为目的的半公益性组织,参与的创建者还有江南春、俞敏洪等知名企业家。 “飞马旅”的名字很有意思:“马”是指创业者和创业企业;“飞”是指为这些创业企业提供支持,为他们插上翅膀让他们变成“飞马”;而“旅”字更特别,是指现在国内上市公司有4000多家,相当于一个旅的编制,希望通过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再复制出来一个“旅”,所以叫做“飞马旅”。

车程很短,感觉没聊多长时间,我们已经到了Harvard Square。


时间:晚上7:55

地点:Harvard Square燕京饭店

走出地铁站,我们直奔这次晚宴的地点——燕京饭店。

燕京饭店虽然不大,差不多只有国内一般成都小吃的店面,但是在波士顿的华人圈里是非常出名的。因为它地处哈佛的中心位置,旁边就是Harvard Square地铁站,交通比较便利,所以就变成了哈佛和MIT华人学生学者聚会的首选。我来波士顿的第一顿中国饭就是在这里吃的。

当我和袁老师走进饭店,还没有坐稳,便有几位原本正在吃饭的同学,过来跟袁老师打招呼、要签名。看来袁老师在哈佛的粉丝也不少。

今天的晚宴,应该说是一次学术交流会,来参加都是清华、复旦、哈佛、MIT的教授或学生,还是让我一一介绍吧: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创业中心副主任张帏教授(MIT Sloan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范秀成教授(MIT Sloan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黎德元教授(MIT Sloan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郭建

哈佛大学社会学讲师安卫华

哈佛大学统计学博士郭磊

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朱博

MIT Sloan管理学院MBA孟醒

Babson商学院MBA夏一树

各位老师、同学的思路都很活跃,话题从青年创业、“飞马旅”,谈到了青年公益、“黑苹果”,又谈到了中美教育差异等等,感觉这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席间也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乔布斯辞世,气氛顿时凝重,大家也由此谈了不少苹果和创新的话题。

转眼已经到了10点,不知不觉大家已经畅谈了2个小时,该送袁老师回酒店了。


时间: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波士顿时间上午11:30

地点: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附近的Charles Hotel

上午11:30,我如约来到袁老师入住的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附近的Charles Hotel。碰巧,袁老师和一位哈佛教授正走下楼梯,看样子是刚刚交流完。

袁老师把我请进了他的房间,主动提出要看看我的商业计划,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多亏我早有准备,随身带着打印好的商业计划书。

袁老师快速地浏览了一下我的商业计划书,便对我提出了项目阶段、营销策略、市场定位、资金需求等问题。袁老师不愧为创业和投资的高手,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几轮问题过后,问题自然呈现出来了,我们原来的设想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应用范围过宽,反而无从下手,袁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尽量集中,要多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下一步该怎么做,立时豁然开朗!这样的建议,甚至比投资更有价值!

时间:中午12:30

地点: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旁边的一家日本餐厅

袁老师约了一些来自大陆和台湾的访问学者吃饭,这些学者大多都是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

这次的话题主要集中在青年教育方面。刚好在座的几位中,家中正有或大或小的孩子,所以讨论格外热烈。

袁老师指出了,目前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客观上存在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青年人接触社会晚等问题;也提到了他所创建的“黑苹果”公益组织的意义,让青年人通过公益的方式接触社会,不仅支持了公益,也有利于青年人自身的成长。之所以起“黑苹果”的名字也格外有意思,在社会上的成年人可以叫做成熟的“红苹果”,在学校里不谙世事的学生可以叫做“青苹果”,给“青苹果”上加点儿“红”,就变成“黑苹果”,真是耐人琢磨!席间,还谈到了不少80后、90后的问题。袁老师不愧为做调查起家的,对普通人的泛泛之谈和模糊感受,都能给出精确的数据上的支持,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自然高人一筹。

一转眼又是2个多小时过去了,一干人等又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无奈袁老师下午还有演讲,中午的交流只能告以段落!


时间:下午4:10

地点: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

下午的演讲是袁老师这次来哈佛的主要目的,演讲是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Ash中心的Saich教授的邀请。

去演讲现场的路上,我们还碰到了一点小麻烦,因为Ash中心并不在肯尼迪学院的院子中,我们险些走错了地方,多亏一名中国同学认出了袁岳先生,主动带我们找到了Ash中心。还要怪我第一次做助理,没有经验,应该提前查好地址、路线才对。

不过还好,因为提前预留的时间比较充裕,所以还是提前赶到了演讲地点,来听演讲的听众已经坐满了场地。

演讲如期开始,首先由Saich教授致辞,在介绍袁岳先生的时候,Saich教授笑谈:如果把他所做的事情一一介绍的话,估计等讲座结束了也介绍不完!看来袁老师的活跃是出了名的。

袁老师这次演讲的题目是《The Change of Chinese Public Opinion Towards Government and NGOs》,主要介绍中国公众对于政府及NGO(非盈利性组织)的态度转变。因为是在哈佛演讲,虽然在座的听众有至少一半都是中国人,但是袁老师还是坚持用英文演讲。比较少见的是,袁老师这次的演讲用了PPT,以前听袁老师演讲,基本上都是“赤手空拳、口若悬河”,所引用的数据也都是随口道来。估计这次,一来是因为要展示的数据比较多,二来因为在哈佛,展示充足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演讲进行了大约1个半小时,袁老师向听众介绍了中国公众、政府及NGO组织的现状及最近几年的变化。袁老师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每一个观点都有充足的数据支持,正所谓“有理有据”。

演讲结束,现场观众还久久不肯离去,围着袁老师请教问题、合影。等我们离开Ash中心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


时间:晚上6:15

地点:哈佛旁边的Red House饭店

作为答谢,Saich教授邀请袁岳先生以及在肯尼迪学院的一些重要中国学者共赴晚宴。饭店的名字挺有意思,直译过来应该叫做“红楼”,哈哈!:)

这是一个小规模的晚宴,参加的几位学者在国内、外都有显赫的背景,但是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学者,所探讨的话题也非常广泛,从最近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一直谈到美国的媒体、中国的微博。

这一谈又是将近2个小时。


时间:晚上8:30

地点: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原以为袁老师一天的活动就要结束了,不料他回酒店放下下午演讲用的笔记本电脑,跟我讲,下面还有一个跟哈佛燕京学社的交流活动。

哈佛燕京学社,是由哈佛大学和早年的燕京大学联合成立的一个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术机构,虽然后来燕京大学已经并入北京大学,但是哈佛燕京学社依然发展至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走下酒店大厅,刚好燕京学社的几位学者,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燕京学社坐落在哈佛大学深处,离酒店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就边走边谈。

燕京学社的摆设既简单,又温馨。参与交流的教授、学者、学生陆续到场,我们就围着一张大桌子,自由交流。

大家关注较多的仍然是教育的问题、媒体的问题、经济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问题。席间,来自台湾的教授,也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台湾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

时间一晃又是2个多小时,我们走出燕京学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等把袁老师送回酒店,我的手表指向11点20。袁老师一天的活动终于结束了。

明天袁老师计划去耶鲁,在那里还有演讲和会议的安排。我和另外一位哈佛的教授刚好计划开车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会,可以顺路把袁老师送到位于纽黑文的耶鲁。


总结:

从我为袁岳当助理的亲身感受,感觉袁老师有3个特点:

1、精力充沛!粗略一算,一天下来,袁老师讲了有10个小时。除了演讲之外,也是以他讲为主。期间,据我记忆,没有见他打过一个哈欠,也没有任何的倦意。我们晚上11点多把他送回酒店,第二天早上在路上,他还给我看了他写的《哈佛一日谈》,其精力可见一斑。更让人震惊的是,袁老师每天一篇博客的记录,坚持5年,至今无人打破!至于他坚持每个月去一个国家,至今已经去了103个国家,那更是让人羡慕!

2、思维活跃!一天下来,就我所闻,袁老师谈及了不同的内容,包括创业、公益、教育、媒体、中美关系等不同方面,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话题。而且,每一个话题都有自己的观点,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观点都有数据支持,并且是随口道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3、关心年轻人!这一点,不仅从他发起的“黑苹果”公益项目可以看出,而且从他谈及的青少年教育的话题中,从他对青年学者、学生的态度中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从我自己来讲,虽然两天下来,比较辛苦,但是从袁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相关链接
2016-08-31 update

果范儿 | 一日助理说的话,...

创业的路是艰难的,它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做创始人,而是可能作为老二,老三,...

2016-08-29 update

果纷享 | 一日助理的正确姿势

“做助理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最优的安排和配合老板,而不是等着老板安排你!”

2014-07-04 update

助理日志|戴兴武/仇晓鸥

6月中旬,他们随同一日Boss——swissnexChina CEO兼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Pascal ...

2014-06-27 update

助理日志|何常鑫

“做你有感觉的事”“做事要有聚焦,不断深入,不管是旅游,看恐怖片,还是烧鱼”,”从众意识是平庸的根源”,这些话...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 (Cpyright 2011-2012) 京ICP备110070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