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BlackApple

JOIN US 梦想就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伸出手
抓住这个机会

2013-10-08 update

“化蝶”主题演讲会——詹育峰演讲实录

(以下文字来源于现场速录)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也有一个回家过中秋的机会,其实我是深圳长大的,在深圳上学。所以也是欢迎从各地来的朋友,来到海滨美丽的城市深圳。

        下面我会介绍一下我四年来全职公益的一些感受、想法。从我的大学时候说起。在2006年,那年我19恩岁,跟很多其他的高三学生一样,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就是需要高考,比较特殊的是我选择的是艺术类高考,我当时以全班最好的成绩顺利拿下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院等六所艺术院的录取通知书,几个月之后顺利去到北京就读公共艺术专业,直到我上大学之前还有上大学期间,我都深信我将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师,我相信自己有这样一个潜力和审美的能力,在设计的道路上去创造我的价值。

       但是非常的机缘巧合,在2009年我上大四的时候,经我一个朋友介绍,我就来到一个公益机构里面,去帮助设计一些宣传片,就是我现在在的机构,很快这个机构的工作氛围吸引里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从做宣传片到开始策划项目,参与项目开发的讨论到项目执行,整个过程参与的是越来越深入,正好2009年在气侯变化上面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侯谈判,所以团队就在商量怎样去参与这件事情,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每一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青年人来到这个气侯大会,像这样的青年人有的是在大会现场去提交一些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给到秘书处,有的是会通过静坐或者游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于气候变迁的迫切的诉求。但是作为世界上第第二大谈判国的中国,中国的身影寥寥无几,所以团队觉得我们需要发起这样一支民间的青年的团队,去到大会现场来弥补中国青年在这一个重要的国际议题上的一个空缺。

       当时离大会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需要完成代表的招募和筛选,需要完成培训,  需要完成整个团队前往哥本哈根的经费,我们开始联系接近100家企业,把我们的想法去进行陈述,我们记得非常清楚,就在离大会马上召开的前两周终于收到我们第一个赞助商的回复说愿意支持这些青年人去到大会现场,整个团队在凌晨收到邮件的时候抱头痛哭的场景,最后我们顺利的送了36名由全国各地招募上来的青年团队,去到了哥本哈根,这样一个大会的参与,也是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大会上面,我们看到了各个国家之间,他们是如何就国家之间的利益以及经济上的利益去进行博弈,我们看到了各个国家的立场,我们看到了国外的青年人如何去维护自己生存空间的一个诉求和对于环境的一个责任感,我们也看到了巨大的鸿沟在中国的青年人和国外的青年人,他们在思考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候的一些差别。

       因此他也是让我开始去打开思维,不是每天关心的是我明天要上哪里逛街,明天哪个明星离婚了,或者是我要去哪里娱乐,看看电影,从这些身边的小事开始去尝试思考作为一个公民,他应该也去照顾也去关心的一些责任,我们开始关心国际的议题,关心社会的问题,所以在2010年,就我大四毕业的时候,这是我的毕业创作,我把我当时的一些想法来去尝试放在我的毕业创作的画面里面。同时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在我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决定要全职的在这个机构里面去工作,放弃我投入了10年的一个艺术绘画的基础,来全职在一个公益机构里面工作,当时是做了一个不小的决定,因为毕竟爱好在那里,但是我之所以做这样一个决定,我觉得比起你去做一件你自己爱好的事情和你去做一个事业之间的区别,或者说我觉得可能也需要有更多的关心社会问题的设计师,这样去理解,所以我觉得直接参与公益能够直接去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青年人的意识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更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我愿意放弃我自己原有的一些职业的规划和兴趣爱好。

       非常的机缘巧合,在我进入机构全职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前任机构负责人就面临一个再就业的情况,当时机构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我当时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工作人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发起的一些项目改变了很多青年人的一些想法,包括我自己,包括当时的那个团队,36人,有近半数现在依旧在公益行业里面,去工作,去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觉得这个机构应该继续存在下去,我就担起了继续推动机构发展的角色,但是由于是刚毕业,资源、能力、经验、专业背景,要去管理一个机构,是需要一个很大的学习,从如何管理项目、如何管理团队,如何去解决问题等等,还要改变你传统的一些思想模式,可能原来是发散式资源,现在可能你做的每一步,每一个事情都要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这种调控很难简单的用几句话来说明,就像刚才几位前辈说到的,在这其中的一些收获是终身受用的。

        我非常庆幸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在公益行业里面去努力,我觉得无论未来我是否还继续在这个机构还是在这个行业,我都能够以一个更负责任的公民的心态去在无论是设计行业、商业领域还是在传播领域发挥我的价值和我的作用。所以今天分享的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就是不要小看每一个个体,他在作为一个社会的一部分的时候能够发挥的能量。大家都可以勇敢的去尝试自己可能的一个公益的化蝶。谢谢。

相关新闻

2019黑苹果青年领袖营报名开放

2019-08-26 update

这个夏天发生的,关于成长的美好故事,期待可以和你一起经历。

袁大大进校园之【西南政法】| ...

2017-12-02 update

2017年11月19日,袁岳博士第15次回到了母校西南政法大学,给创途的师弟师妹们带来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 (Cpyright 2011-2012) 京ICP备110070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