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你可以在这里发起项目,向公众推广,并获得资金和支持,去完成你的梦想
你也可以浏览各种有趣的项目,支持创意,预购大家的梦想!
资助期:2013年1月-2013年12月
资助金额: 14500 RMB
所在城市:兰州
我们是谁:
“寻找安妮-肃南少数民族儿童语言及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计划”项目(后简称“寻找安妮”)是于2010年启动,由兰州大学文化行者与兰州大学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中心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对接裕固族传承艺人和儿童语言教育,以童声合唱团和语言文化夏令营等方式,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艺术教育与传承的公益目标。
“安”是裕固族的大姓氏,“安妮”在裕固族语言中代表能歌善舞的漂亮孩子,因此团队以“寻找安妮”为名称,意在找寻愿意传承民族口述类文化遗产的儿童,同时也通过“要寻找安妮”这一主题说明当前民族文化的濒危现状。
我们关注的问题:
(1) 根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调查》显示,使用者较少的民族语言多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人口不足1万的裕固族是甘肃三个特有的人口稀少族群,裕固语在2010年被《国家民委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见》列为九个“正处于濒危状态的弱势少数民族语言”之一,亟需相关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调查、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
(2) 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关于裕固族文化艺术留存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也显示,裕固族儿童对民族语言的识别程度令人堪忧,近90%城镇适龄儿童离开牧区后基本失去裕固语使用与理解能力,其中65%以上的儿童甚至无法使用基本礼仪式语言,以裕固语为载体的裕固族民歌和口述文学的知晓者则更寥寥无几;
(3) 据调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父母(中年一辈)主动向裕固族儿童教授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比例低于10%,儿童直接或间接接触和学习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机会的严重缺失,造成弱势语言和民族文化传承更为巨大的断层。
我们的目标:
(1) 整理、编辑裕固族语言与传统文化学习教材1册;
(2) 整理、识听裕固族童谣累计达到15首,形成简谱版和线谱版材料;
(3) 组建第二期童声合唱团并招募成员超过30人,童谣培训工作不少于100小时,配套开展文化参与类活动不少于5项,参与者自评分数达到85%,两场汇报演出观众随机抽样评价满意度达75%;
(4) 开展裕固族文化草原夏令营活动不少于3项,活动区域以传统裕固族牧民家庭为中心半径2公里以内,开展时间比例不少于50%,草原民众评价满意度达到60%以上。
我们的核心工作:
(1) 童声合唱团筹备工作
通过宣传招募童声合唱团正式团员,联系肃南县政府和当地老艺人;
(2) 欢乐五线谱
通过“音乐课程”、“小型演出活动”、“形象大使选拔”等多种形式完成童声合唱团日常语言教育与童谣培训工作;
(3) 音乐小百科
以基础知识讲座、互动活动、体验活动以及童谣乐谱设计活动等形式引导儿童关注其学习感受和情感表达;
(4) 守望西至哈至音乐会
“花儿朵朵童声合唱团”实施工作的总结性汇报演出,向当地社会公众和社会媒体展示阶段性成果;
(5) 文化小课堂
鼓励参与者参与合作学习和教学活动,探索更具个性化的乡土文化教学课堂;
(6) 文化全家行
通过“亲子教学”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吟唱裕固族古老曲调,感受裕固族礼仪文化 ;
(7) 草原小家体验活动
和草原牧区孩子们的串联,在草原上建立一个个“伙伴团体”,体验真实的日常草原生活;
(8) Yugur探索小分队
通过“语音标识卡”、“行走的裕固语”、“微型语言博物馆”等活动形式,搜集并记录语言的内容及形式;
(9) 周末分享会
其主要活动时间为每周六或周末晚间,邀请家长和活动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组织联谊会,与现场观众一同分析活动该阶段开展意义和持续发展着力点;
(10) 推广会
向社会公众展示了以六周为时间单位的实施记录和活动成果。
我们的成果:
(1) 将在2013年项目实施中延续前两期中诸如童声合唱团、民族文化小课堂、西至哈至音乐会等对民族语言教育有实际作用的活动;
(2) 致力于形成“语言教育课程完善、童谣培训方式有趣”的多民族合唱团,结合第二课堂、暑期夏令营等多种方式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3) 整理形成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教材(重点探索国际音标版,增加计算机识别系统方法)、少数民族童谣翻译材料;
(4) 培养长期致力于社区建设的专业志愿者人员15余人。
我们的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寻找安妮Foranne
官方博客:http://foranne.blog.163.com
人人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1376031
E-mail:foranne@163.com
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 (Cpyright 2011-2012) 京ICP备11007062号-1